室内多芯光缆是一种用于室内通信网络传输的光纤线缆,室内多芯光缆中包含多根光纤,每根光纤都可以承载大量的数据信息,因此能够满足室内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,如高清视频监控、高速网络接入、语音通信等多种业务的同时传输。室内多芯光缆的安装方法如下:

安装前准备
工具和材料准备:准备好光纤熔接机、切割刀、剥线钳、螺丝刀、扳手、光纤连接器、尾纤、耦合器、线槽、扎带、保护管等工具和材料。
现场勘查:确定光缆的敷设路径,检查路径上是否有障碍物、尖锐物体,以及是否存在强电磁干扰源等。同时,确定光缆的起始点和终点位置,以及需要接入的设备。
光缆检查:检查光缆的规格、型号是否符合要求,外观是否有破损、压扁等情况。使用光时域反射仪(OTDR)测试光缆的衰减等性能指标,确保光缆质量良好。
敷设光缆
选择敷设方式
线槽敷设:在室内墙壁或天花板上安装线槽,将光缆放入线槽内。线槽应安装牢固,避免晃动和脱落。
管道敷设:如果建筑物内有预留的管道,可将光缆穿入管道中。穿线前需先清理管道,确保无杂物,并在管道两端安装保护套,防止光缆被管口划伤。
架空敷设:在室内空间较大且不影响美观的情况下,可以采用架空敷设方式。使用钢绞线或尼龙绳作为悬挂支撑,将光缆每隔一定距离用扎带固定在支撑物上。
敷设操作
无论采用哪种敷设方式,在敷设过程中都要注意光缆的弯曲半径,避免过度弯曲。一般来说,静态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10 倍,动态弯曲半径不小于光缆外径的 20 倍。
敷设时应避免光缆受到拉伸,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最大拉力。同时,要防止光缆与其他硬物摩擦、碰撞,以免损坏光缆外皮和内部光纤。
每隔一定距离(如 1 - 2 米),用扎带将光缆固定在线槽、管道或支撑物上,确保光缆固定牢固,不会晃动或移位。
在光缆穿越墙壁或楼板时,应使用保护管进行保护,并在管口处做好密封处理,防止灰尘、水汽等进入。
光缆端接
光纤熔接
开剥光缆外护套,露出光纤束管。注意不要损伤光纤,根据需要预留一定长度的光纤。
使用剥线钳剥除光纤的涂覆层,然后用酒精棉球擦拭光纤,去除油污和杂质。
将光纤放入光纤熔接机中,按照熔接机的操作说明进行熔接。熔接前需对光纤进行切割,确保光纤端面平整、光滑。熔接完成后,检查熔接质量,查看熔接点的损耗是否符合要求。
安装光纤连接器
将尾纤与熔接好的光纤进行连接。尾纤的一端是已经安装好的光纤连接器,另一端与熔接后的光纤通过熔接或机械连接方式相连。
如果采用机械连接方式,需使用专用的光纤接续子进行连接。连接时要确保光纤对准准确,连接牢固。
将安装好连接器的光纤插入耦合器中,以便与其他设备(如光模块、光纤终端盒等)进行连接。
测试与验收
测试
使用光功率计测试光纤的光功率,确保光信号的强度在正常范围内。通过 OTDR 测试光纤的衰减特性、长度以及是否存在断点等问题。
对每个光纤芯进行测试,记录测试数据,包括光功率值、衰减值等。如果发现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,应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整改,如重新熔接、检查连接器是否松动等。
验收
检查光缆的敷设是否符合规范,线槽、管道等安装是否牢固,光缆的固定是否可靠,标识是否清晰。
检查光纤连接器的安装是否正确,连接是否紧密,有无松动或损坏现象。
审核测试报告,确认光缆的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设计要求。验收合格后,完成相关的验收手续,将安装资料(包括敷设路径图、测试报告等)归档保存。